环球热推荐:【高考】段增勇:着力三个维度,追求文章写作的新气象

日期:2023-03-24 09:33:26 来源:柳栖士

来源:语文学习 原创:段增勇

着力三个维度,追求文章写作的新气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段增勇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试题一出来,众人议论纷纷,但大都是围绕着《红楼梦》来说,实际上忽略了试题本身,也没能真正把握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对于试题命制的方向性追求和实质性缺陷更是缺乏深入思考。试题呈现了怎样的命意方向?可否有新的思考与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首先看材料主体内容。素材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是对“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内容的剪裁和组拼。材料内容涉及大观园桥上亭子匾额的三个题名,言简意赅,清晰而鲜活,完整而明确。对于材料的理解侧重,一是所命制的三个名字,即“翼然”“泻玉”“沁芳”,这是显在的。二是三个名字是怎样命制出来的。“翼然”截取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泻玉”是从“此亭压水而成”以及“泻出于两峰之间”的提示中受到启发而得出,“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所以,命制亭名的方式方法里面隐含的信息量最大,也最有思考的价值意义。单看材料本身,鲜活、新奇、开放,高考作文题与《红楼梦》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了倡导整本书阅读的课改方向,而且有利于洞开学生的思维世界,让考生进入一个较为深广的思考空间,尤其可以激发考生的关联性思考,这是命题技巧上的一种“放”,在命题的思路上也是一种创新。不过,文章写作的立意,不仅要从材料内容中生发,也当从命题者的命意要求中去寻得写作的支持,而这既是一种规定性的明确,也是一种限定性的制约。所以,不能只顾及试题材料,还要揣摩命题者的命意取向。

其次看命题者的命意要求。试题命意的体现,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聚焦式的高度概括,“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收”的命意取向,是对材料内容的一种概括性解读。三个“或”字以一种聚焦的状态所总领的内容,是对三种命名方式方法的高度提炼,有利于考生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对应性再思考和再辨析,在写作上不至于迷失方向。这也是命题者宽容精神的深刻表现,对于考生把控写作方向是一种友好的帮助。然而,命题的诸多遗憾,也常常体现在这里,相关表述不是思考支架和平台的搭建,也不是思考路径的开掘或者思考方向的引领,而是代替考生思考并直接呈现确定性的结论,以致考生只需要围绕命题者的思考结果写作,便也放弃了自我的探寻和独抒己见。这种命题者替代式的身份存在和写作者替换式写作状态的出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而呈现在考场上的作文,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对于命题者命意的诠释和注解。

二是引发式的启动思考,“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是一种“放”的命意取向,足以表明命题者担心考生紧盯三个“或”字的所指而有所拘泥,试图引导考生向“更广阔的领域”去寻找和发现一些贴切的合理的能指。这种引发式的启动,有助于考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展开联想,给一些具有创造能力的考生提供了自主发挥和自由写作的空间。但必须看到的是,这个“更广阔的领域”依旧还是如来佛的掌心,考生即便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高强本领,甚至有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功力,也还是掌心里的文章运思。而所谓的创新思维能力或者个性化写作,仍旧是三个“或”限定下的概念和标签照搬或者转换。

三是收束式的明确限定,“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这是再一次“收”的命意取向,也是考生在写作中必须努力去彰显和实现的写作追求。这一命意指向,强调“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可以是生活经历和感受,也可以是学习体会和感悟,但必须限定在“自己的”范围内,也就要求考生务去陈言,切忌泛谈空议,而要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不过,命题是否需要这样反复的“收收放放”呢?试着想一想,如果没有前面两个命意指向,思考空间会不会更大?材料是需要考生去阅读理解和思考的,既然给了材料,就应该让考生对于材料有所省察,有所考量,有所领会。而命题者却要把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明确地呈现出来,那思考和思辨的价值意义又何在呢?提示、引导、启动,用心是良苦的,但却不利于考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和创作空间的延展,不得不说这是需要反思的,也应该有所改进。

综观试题的材料组合与命意取向,也就发现有关《红楼梦》情节内容的素材实质上已经成为一个虚空的、摆设的架子,学生理不理解这段材料内容,并不影响文章的写作。在命意取向上的收收放放,才是考生文章写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也充分反映出高考作文试题命制上的一个悖论,既要新鲜和陌生,彰显情境化,又不能为难考生,让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既要让考生可以下笔写作,体现人文关怀,又担心考生漫无边际甚至无主题变奏。表面上看,命题者在试题命制上努力做到了收放自如,而考生对于其文字表述上的颠来倒去或波澜起伏,难免陷入苦苦琢磨的摇摆不定,这种摇摆不定的尴尬便是审题立意上云里雾里的把捉,有些飘忽不定,忽焉在前,忽焉在后。

这么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制,在命题指向上大都有这样一种倾向,看似对于考生是一种尊重和善待,其实也是一种慢待和束缚,总是担忧害怕考生无从理解和无以下笔,总是要给予考生一些结论性或者确定性的见解与看法,从而导致更多考生只能从命意取向的角度依样画葫芦,对命题者的写作指向亦步亦趋,无法更有灵性、更有个性地确立和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甚至更好、更有把握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情。如此,面对高考的一线作文教学,也在一种万难大有改变的尴尬陷阱中徘徊,更多的是遵从历届高考试题的命制格局和基本思路去框套性地进行作文训练。高考试题对于教学的导向作用和指挥棒功能如何发挥得更好,如何实现其应有和必有的价值意义,同样是值得深刻反省和实在改进的。

对于考生的作文,展卷沉思之余,有很多的话在内心翻卷,然而当要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又感到有些迷茫和空虚。多年来置身高考阅卷场,一年一度翻看着考生的作文试卷,既惆怅,也痛心。一个极为根本的事实,就是这些作文总让人感觉缺失了一种青春生命的灵醒劲儿和灵动气息。所谓的创新和创造,都是一种期待和希望。贫乏,空洞,苍白,虚脱,更多的话语仿佛是一种铅字印刷的气味儿。关乎生活,关乎生命,关乎文化沉淀,关乎审美鉴赏,关乎逻辑思辨,也总是缺失了些什么,显得淡薄、单调、枯涩,甚至于笼罩着一层轻纱,不飘逸,而是虚晃,似有若无,云遮雾罩。

作文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虽能想出不尽其数的问题,我都觉得仅仅是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切己而思、反求诸己。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判断,没有自己的评价,没有自己的表达,没有自己的话语,一种几乎群体性失语症,像是一种流行性疾病相互传染。能够具有一定免疫力的考生,并不多见,让人厌见和常见的是所谓“高考体”,即正确的废话和空洞的虚话,抑或矫情的粉饰,打鸡血似的大话,缺失了切己涵泳后富有生活气息和生命情怀的话语。虽然多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都在要求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出自己的思考,写出给予自己的启示,然而在具体的考试作文中,与考生密切关联的那些内容似乎并不存在。多年以来,我一直痛感中学生的写作缺失真诚的写作态度,缺失理性的逻辑思辨,缺失深入灵魂深处的文化积淀,因此要倡导端正写作态度,主张提升逻辑思辨能力,呼吁把书真实地读起来。而这些,也确实应该去努力培养和达成。然而这一次,我想尝试着探讨文章写作的疑难杂症的缓解和疗救,在求真、尚美、向善三个维度上思考,即培养学生求真的认知力、尚美的审美力和向善的判断力。

一是求真,认知力的培养。文章写作,首要的问题是有所“知”,既是知识的获得,也是更为广阔的范围里的一种认知和见识,包括经历性的和阅历性的,也包括感受性的和体验性的,甚至积累性的和积淀性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过程性里的经历和阅历,是培养认知力的基本途径。伴随生命的成长,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己这三个方面,每一个人也都享有属于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如何在写作训练上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一些自主亲在和自为亲历的体验和感受,逐渐积累,并内化于心,这很重要。这就要强化和深化阅读积淀,而阅读,既是对有字书本的阅读,也包含着对无字书本的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书本,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自我。这一个走进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道理是那样简单,而事实上的行为表现和存在,却不尽如人意。

当学生在一种单向的、片面的、破碎的、零散的阅读学习状态,又如何能关联整合,又如何能集思广益,又如何能触类旁通而融会贯通呢?所以,整合融通的阅读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充分打开,真实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互性涵容极为重要。阅读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即便是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探索研究,也是培养学生认知力的绝好途径,要从单方面强调和重视语文学科的阅读,走向综合的、全面的、立体的全科阅读。依据书本,又不局限于书本,并能在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以及自身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一种打开性的启动,关联生活,关联社会,关联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学生的认知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熟知走向真知,从混沌走向清醒,从遮蔽走向澄明。

二是尚美,审美力的培养。审美的人生,是由外而内的审美观照涵养而成的,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审美品质的提升,如此形成的审美力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审美力的培养,也不只在于对美的欣赏和鉴赏,而要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一种审美态度,力求有所熏陶,有所浸润,有所感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功力,学生的写作学习就需要努力养成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品质。一如朱熹所说:“人做文章,若是仔细看得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字。”这便是因为熏陶、浸润而潜移默化的功效。虽然这还是一种模仿性的、学样性的写作状态,但也是写作历练的一种功底铺垫,是一种初级审美能力的培养,转而进入文脉、文意、文气的深刻涵养,也才能真正对于审美教育享有登堂入室的境界。而这,是一个渐渐而成的结果,既是时间量的一种经行,也是实际效应的一种保障。

培养学生的审美力,至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时刻能读到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文章之美,美美不同,在内在质感上又是同质的。审美的一致性和共融性更多体现为娱情怡性,感染和浸润心灵,勃郁和丰盈精神世界。审美力的培养,既在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也在于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和自然宇宙的审美发现,更在于社会生活和生命世界的审美观照与审美觉解。让美育渗透于语文学科教学,文辞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情趣之美,思想之美,精神之美,不同的文章体类,自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品质,不需要条分缕析的格式化呈现,而需要整体涵容的熏陶和感悟,在沉浸中,养成气息,成就气象,而在文章写作上,自当有格调和品位。

三是向善,判断力的培养。近些年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深刻的影响和启迪。而这一条探索和创生的路还很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需要更多的探索者在宏观的理论建设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廓清和厘清,不断去细化和深化,不断去改进和改善。善的问题,不仅仅是伦理道德的取向,而且是觉悟和智慧,在于理性和清明的逻辑思辨与思想价值的合理彰显。向善的判断力的培养,立足于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有别于审美判断力。向善的判断力,是价值理性的形成和呈现,对于生命成长和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是一种持续性的推动和推进。

如此而看判断力的培养,当是文化思辨上的一种理性价值的追求,不仅仅是肯定否定的结论推导,不仅仅是正确错误的结果判定,还是独立思考,并能从中析取其合理性和价值性,给人以清晰明了的事理通达的感受和觉悟,甚至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通透与澄明,让人走出困惑与迷茫,让人获得真知与灼见。一如中国古代圣贤之所谓“审问”,即慎思明辨。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是由具体到抽象,而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则是从抽象到具体,这两种思路完全相反的试题命制,都是在考查考生的判断力,即慎思明辨的能力。

如此粗浅的一个大致轮廓的勾画,无非是想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就当前作文教学的窘迫和尴尬提出一点浅见罢了,其根本也就是指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感悟能力。求真的认知力,是基于“识”,体认和感受;尚美的审美力,是基于“美”,熏陶和感悟;向善的判断力,基于“理”,合理和澄明。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以及相应的课外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中,都是可以在这三个维度上,既单向也综合地广而推之的。未来路漫漫,我们努力吧。

——《语文学习》2022年第8期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